粤音委[2007]13号
星海音乐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为全面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的部署和要求,为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现就加强和改进我院师德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师资队伍的水平代表着一所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师德建设是基础和根本,它体现着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布局中,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师德建设在高校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要从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与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音乐学院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我院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为学院的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广泛尊重,教师队伍的整体师德状况是健康向上的,绝大部分教师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够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执行教育规范;能够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维护自身形象,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爱岗敬业;能够积极探索并遵循教育规律,严谨治学,精心施教,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能够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学院利益,关心集体,尊重同志,团结协作。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环境下,我院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人民大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师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与形势不适应的方面和薄弱环节,教师队伍还不同程度存在着放松和忽视政治理论学习、对学生缺少关爱、精力外流,处理不好大事业和小日子的关系等情况,给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乃至学院的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师德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师德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刻不容缓。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一)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贡献。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主要任务
师德属于职业道德范畴,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主要是围绕《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号召广大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努力实践三个方面的道德规范,夯实师德建设的基础:在职业行为中爱岗敬业、严谨治学、诲人不倦;在师生关系中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人际关系中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清廉正气。
1、在职业行为中爱岗敬业、严谨治学、诲人不倦。
切实履行岗位职责,树立先进教育理念,自觉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严格教育教学纪律;坚决反对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
2、在师生关系中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科学精神,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潜心钻研,实事求是,严谨笃学,做热爱学习、终身学习和锐意创新的楷模;坚决反对教师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3、在人际关系中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清廉正气。
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自觉把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与学院的发展壮大联系起来,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起来;大力提倡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团结合作、协力攻关、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坚决反对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以教谋私的行为,坚决反对在招生、考试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
三、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形成良好的师德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学院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学院师德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将师德建设作为考核部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部门要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大事,纳入工作总体规划,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教师在师德建设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提倡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带头实践,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在全院范围形成一个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人员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师德建设工作格局。
(二)强化师德教育,增强教师提高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切实抓好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年度新参加工作教职工座谈会,落实培训规定的新教师导师制,对新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院情教育,了解《高等教育法》和《教师法》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了解学院的历史传统,了解星海精神的历史和现实内涵,了解学院对教师的要求、相关政策和规定。结合教学评估、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评聘,“千百十”工程,加强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结合固本强基工程,加强德育工作者培训教育,深入开展政治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指导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德育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在广大教师中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师德修养。
(三)加强师德宣传,树立师德先进典型。结合每年教师节和三年一次全国性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活动,以庆祝教师节和表彰优秀教师为契机,通过校报、广播站、宣传栏等宣传阵地,集中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挖掘师德建设中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大力宣传模范教师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努力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健全激励机制,为师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地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把职业要求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切实尊重、关心、理解、帮助教师,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良好的校园环境、社会环境。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制度,把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经劝诫仍不改正的,要进行严肃处理。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一律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
(五)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师德建设工作改进创新。根据《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体现正确导向,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师德建设工作必须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按照师德规范要求履行教师职责。
以教风建设为核心,建立师德实践制度。
高尚的师德必须以严谨的教风为基础,实践师德规范,造就严谨的教风,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自觉地把师德规范贯彻到每一堂课,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实践师德规范,造就严谨的教风,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自觉地以学生为本,一要严肃教学纪律,严格执行《关于重申必须严格执行教师按指定地点上课规定的通知》,遵守作息规定,杜绝疲劳教学,保障师生身心健康;二要求实创新,根据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学生情况千差万别的实际,更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积极推进教改课改,重实际,求实效,努力改造和健全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师德公示为依托,建立师德监督制度。
公示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专业工作状况,思想道德是做好专业工作的基础,而专业工作是思想道德的具体体现。思想道德方面以师德评估为依据,考察教师的职业行为、师生关系、人际关系;专业工作方面以年度教学评估为依据,考察教师教学、科研和艺术实践情况。公示内容每年一次,在校园网和宣传栏向全院师生公开,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一个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以师德考核为手段,建立师德评估制度。
师德考核主要依据是《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考核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既重结果又重过程,结果是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过程是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认识,自我约束的过程。通过师德考核,引导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努力履行教学科研岗位职责。考核形式包括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基层单位评价、学院评价,四部分按不同的比例折算,合成一名教师的师德考核总得分,其中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基层单位评价、学院评价分别占总分的10%、30%、30%、30%。
师德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与“不合格”。教师在工作中违反师德规范的具体要求,且有下述情况之一者视为师德不合格:在工作中公开散布和发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错误言论;在教学工作中严重失职,导致严重教学事故;在科研工作中违反学术道德,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弄虚作假;道德品质败坏,做出严重失德行为,在学生中造成恶劣影响;其它严重违反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的行为。学院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要及时劝戒,经劝戒仍不改正的,要进行严肃处理,严格实行师德考核 “一票否决制”,师德考核不合格,则相应的教学质量考核、年度考核即为不合格。对影响恶劣者一律撤消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
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全院教职工务必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要求,抓好落实工作。真正做到“求真 尚美 崇德 敬业”,振奋精神,同心同德,求实创新,为把学院的事业推上新台阶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共星海音乐学院委员会
星 海 音 乐 学 院
二○○七年四月十六日
主题词: 师资队伍 师德建设 意见
中共星海音乐学院委员会组织部 2007年04月16日印
|